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集团新闻

生态+绿色+有机=健康

生态+绿色+有机=健康
——富岗“为顾客创造健康”的理念、战略和行动
王成敏  陈建

      在太行山深处,有一个声名远播的小山村,叫富岗山庄;有一个以“为顾客创造健康”为己任的公司,叫富岗公司。
      在这里,富岗人通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把8000亩光秃秃的荒山改造成栽满“摇钱树”、郁郁葱葱的绿山。富岗山庄完美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腾飞、农业科技与生产推广的多种“双赢”,成为全国生态建设的旗帜。
      在这里,富岗人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风度,创造了“50元一个绿色苹果”的神话。成为全国绿色农产品品牌化的旗舰。
      在这里,富岗人更以居安思危、永不止步的思路,站稳当前,放眼未来,与国际市场接轨,发展有机食品。富岗公司在不久的未来将成为世界有机食品家族中优秀的一员。
      全国劳动模范、中共十六大代表、富岗山庄党支部书记、富岗公司董事长杨双牛曾站在富岗绿色苹果生产基地的制高点,望着满山锦绣、硕果累累的山场,对笔者满怀信心的说:“生态建设、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是富岗人追求食品安全性逐步攀升的三个层次,更是富岗人时刻把握的方向。在健康链源头为顾客创造健康,是富岗人对顾客传递的一份价值,传递的一份责任,更是富岗人时刻关注顾客满意、时刻满足顾客需求的着力点。”
    这就是富岗人“为顾客创造健康”的理念,这就是富岗人时刻从健康链源头“为顾客创造健康”的战略。
    富岗人用自己的理念、战略以及对战略的执行,在释诠着一个等式:生态+绿色+有机=健康。
    生态建设再造富岗:富岗人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完美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形成了富岗文化的核心:艰苦奋斗,持续创新。
    谈及富岗山庄的生态建设,不能不把镜头拉回二十年前的富岗山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富岗山庄和其他山区的山村一样,尽管改革开放了很多年,还是沉睡在“山秃、人穷、观念旧”这上百年一贯制的状态中。当时的富岗山庄,169户人家,690口人,8000亩光秃秃的荒山,200亩山间农田,还有人均不足80元的年人均收入。一首顺口溜形象体现了当时富岗山庄的落后状况:九龙岗下穷山庄,穷傻愚名传四方;糠菜树叶半年粮,光着脊梁睡土炕;三沟两峪一面坡,八千亩山秃又光;三年五载不断灾,年复一年度时光。
    1984年,从部队退伍的杨双牛,担任富岗山庄党支部书记。一身正气和责任感、从不服输的他,不忍心看着家乡“沉睡”下去,开始寻找富岗山庄发展得突破口。参观、思考、分析,最后把富岗山庄发展的突破口选定在治理荒山上。他认为:山场与农田的面积比是40:1,仅仅按照传统的模式,在200亩农田上作文章,是永远摆脱富岗山庄的现状的;只有把荒山治理了,才能使富岗的山绿起来,人富起来。这就这样,富岗山庄以治理荒山为核心的生态建设就在杨双牛的带领下拉开了序幕。
    以治理荒山为核心的生态建设是一项难度巨大的系统工程,工程量大,投资多,见效慢。有人就评价富岗山庄的生态建设说:“富岗山庄的成就,不是说话说出来的,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杨双牛带领富岗人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外人无法想象的难题,最后取得了生态建设的成功。

 


    谈起富岗绿色食品尤其绿色苹果的生产,富岗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河北农业大学果树学教授李保国博士说:“富岗实现绿色食品的生产,就苹果而讲,就是要从果园的土——果树——病——虫——草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创造不利于病虫生存、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病虫防治,主要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无公害农药防治;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以硼、锌、铁为主,以无公害金秋液肥为附,根据土壤理化性质检测进行配方施肥。”
     用工业生产的思路来运作绿色苹果,就是说对绿色苹果进行标准化生产和控制。工业生产的核心是标准化,在传统的种植模式中,农产品不实行标准化生产,就是因为农产品生产的不确定性导致农产品生产的不可控。而富岗却对自己经营的绿色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和控制,杨双牛说:“富岗就要做别人难以做到的事情,对富岗的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难度再大,我们也要做成功。只有这样,富岗的产品质量才能具有绝对的优势。”
     富岗果树研究中心的专家李保国博士,在生产实验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标准、河北省地方标准以及绿色食品的有关标准,精心研究富岗苹果的品种、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苹果生产规程及富岗苹果特有的品质规律,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富岗实际、突出富岗苹果特色的综合管理和品质指标体系。制定了三个企业标准《富岗公司企业标准—绿色苹果生产基地选择标准》《富岗公司企业标准—绿色苹果生产综合管理》和《富岗公司企业标准—绿色鲜苹果质量控制标准》,并通过了专家审定。
     以绿色生产为核心的富岗苹果企业标准明确界定:一是富岗苹果绿色生产基地必须具备的气候、土壤、环境等自然条件;二是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富岗苹果的生产环节必须遵循的整地、栽植、品种搭配、四季管理等一整套生产技术规程;三是在验收过程中,达到富岗苹果品质标准必须具备的色泽、果形、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农药残留量等各项内外指标;四是规定了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前提下的分级标准。
     企业标准是专家掌握的在整个生产链中控制质量标准体系,怎样把企业标准的专家行为转变成果农的生产操作行为,是执行绿色苹果标准化的另一个课题。李保国教授把抽象的企业标准转变成了《富岗苹果128道生产管理工序》,让果农拿着这张明白纸都能够进行常规的操作。谈及128道生产管理工序,李保国教授说:“富岗苹果128道生产管理工序是富岗企业标准的通俗化,是富岗公司给果农的明白纸,是联结富岗公司和果农的桥梁。”
     总结以绿色生产为核心的128道生产管理工序,其精华就在于:一是奠定果树生产的基础环节,主要体现在施肥和灌溉上,在128道生产管理工序中,要求果农必须根据果树的情况和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把烘干鸡粪足量施用到位,每年灌溉次数在5次以上。二是修剪、疏花疏果的能量集中环节。修剪和疏花疏果的目的就是要让果树充分见光,让能量集中供给有限的果实,从而提高果实质量。三是以绿色食品要求严格控制的防病治虫环节。防病治虫直接关系到富岗苹果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指标的高低,这也是富岗公司控制的主要环节。轮纹病、蚜虫、金龟子、棉铃虫等都是苹果易感染的病和虫,富岗人在使用无毒农药的同时,不断探索使用黑光灯、糖醋罐、中草药等方法防病治虫。四是以增色、细腻为核心的提高质量环节。费人费力费钱的套袋环节,可以使苹果的大半个生长环节生活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在采摘前二十天分别摘下外袋和内袋,果实迅速着色,非常鲜艳;另外还有转果、铺反光膜等技术让果实的着色面积增加,提高外观价值。
     这些年,很多果农来富岗学习128道生产管理工序,可多数扫兴而归。原因只有一个:相中价格,相不中管理。 相不中管理的有两点。一是工序多,劳动强度大。套袋、去袋、转果、摘叶、铺反光膜、施肥、剪技、刻芽、疏花、疏果……一直到收获,一个劳动力管理二亩果园,常年得盯在山上,忙时还得雇小工。二是投入大。富岗基地一般一户承包4亩果园,200来棵果树,每年上鸡粪4000元,套袋6000元,浇地1300元,施微肥6000元,铺反光膜、按黑光灯治虫、雇工等开支,不算果农的功夫钱,一年下来开支要2万元,每亩平均5000多元,亩产苹果一般控制不超过5000个,一个苹果的成本高达1块钱。

 


    高成本背后是高质量。以绿色食品生产为核心的企业标准和128道生产管理工序的执行,使富岗苹果无论在口感、颜色,还是在内部品质指标上都具有很高的档次。2000年以来,富岗苹果一直拥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具有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权。有关人士在总结富岗苹果的感觉时说了十六个字:甜酸适口、细脆津纯、清香蜜味、易储耐藏。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绿色。生产的果品完全符合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要求、毒素残留等项指标。二是营养。果实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钾、钙、镁等,人体必需的各种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均衡。三是纯、美。果汁含量丰富、糖酸适宜,果肉细脆、硬度大而无渣,具有典型的富士风味。果个儿大,果形端正,粉红,全红色。富岗苹果每年都要进行随机取果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进行检测,这是2005年检测结果的一组数据:
    外观品质:果色条红,着色均匀,颜色鲜红,果肉白色至淡黄色。
    质地品质:果实硬度18.9磅/cm2,含水量89.3%,果肉脆、多汁,质地细,纤维少。果肉含原糖8.7%,蔗糖15.1%,可溶形固形物含量16.1%。果肉滴定酸0.295%,果汁PH值3.3。具有典型的芳香味,且风味较浓。以上指标均高于全国代表值。含有18种氨基酸,15项均高于全国代表值。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好的品质的富岗苹果?中国农业大学土壤与环境学院的检测报告足能说明这个问题:富岗苹果产地昼夜温差大,日照充分,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适口性好。土壤是砂型土质,含丰富的P、K、Mg等元素,是苹果质地细脆、营养价值高,水甘甜、纯净,矿物质含量丰富,具有与众不同的水源,造就了与众不同的品质。用杨双牛的话说:“富岗苹果优良的品质来源于360弯盘山道后的生产基地和128道生产管理工序。”
    好的质量未必能卖上好的价钱。富岗苹果好的质量如何能够卖上好价钱?这是在富岗人生产出优质苹果后的又一个新课题。他们探索到的答案是:
    寻找顾客,最大量的满足顾客需求,用品牌运营的理念和方法去运作富岗苹果。
    富岗苹果的需求在哪里?富岗人通过调研,把苹果定位在中高消费群体上,做最好的包装,苹果论个儿卖:4.5—5两的一级果5元一个,5—7.9两的特级果10元—个,8两以上的极品果50元一个。他们称之为“515”销售战略。
    富岗苹果结束了论筐卖的历史,以论个儿卖的崭新形式,顺顺当当走向市场,走向消费者。一到苹果下来,干部就发愁,愁得不是卖不出去,愁得是得罪买不上苹果的人。现在富岗苹果专卖店遍及北京、石家庄、天津等华北地区。2002年,富岗公司与新加坡果品经销商签订协议,每年供应富岗苹果,2003年开始向香港供货,2005年,富岗与泰国正大集团达成了合作意向,正大集团将富岗公司作为下属易初莲花超市的供货商。
顾客关注富岗,富岗关注顾客需求。富岗关注顾客什么?他们通过创造绿色的富岗苹果这样的一个载体,从健康链的源头来关注顾客的健康。
    绿色整合使富岗腾飞:整合太行山的绿色资源,把山民看似不值钱的产品,与富岗技术和富岗品牌整合,喷发出的“绿色创造健康”的力量是巨大的。
    富岗苹果的运营给富岗人带来了更宽的思路。富岗山庄和富岗的生产基地位于太行山深处,通过生态建设后的富岗山庄,生态环境优美,优良的生态环境使整个生物链回归了原有的本色,野生资源随着生态建设成果的凸现而丰富。他们看到,在现代社会,工业化、知识化及科学技术成爆炸态势,经济运营的低成本要求使得农产品生产滥用农药、化肥现象严重,人民吃到嘴里面的东西越来感到不放心;同时,城里人的生活节奏在加快,工作压力在增加,加快的生活节奏和增加的工作压力,提高了生产力,但是提高生产力背后的代价是身体的极度透支,很多城里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吃绿色、吃健康、回归大自然成为城里人的潜在需求。富岗基地的资源优势与城里人需求的结合,迸发了杨双牛和富岗人新理念、新战略和新行动:整合绿色资源,以绿色为载体为顾客创造健康。
       怎样整合富岗基地的绿色资源?通过论证认为,整合富岗的绿色资源还是要以富岗集团为核心,以标准化生产为基准,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前面联结村民,让村民成为绿色产品的供货商,后面联结市场,让市场成为实现顾客健康、富岗增值的结合点。富岗公司形成了一套整合绿色资源的规则,从产品的选择、生产标准的制定和控制、品牌和商标的控制、宣传推广到渠道铺设政策,明确进行了界定,使得 “小群体、大规模”的 绿色整合有章可循,还保证了富岗公司管理的规范和品牌的控制。
       核桃是富岗山庄的传统树种,没有在田间规模种植,而是在田间地头零散生长的几十年上百年的大树,这些核桃树自然生产、自然结果、自然落果,落下的果实都是熟透的果实,质量上乘,属于纯天然产品。富岗落核桃就通过精选、包装上市了。
       富岗山庄有养殖笨鸡的习惯,把幼鸡放养在治理好的山场上,这些鸡靠吃草籽、喝露水生长、生存,生产的鸡蛋个儿虽小,但营养丰富、口味鲜美,堪称纯天然食品,养大的公鸡通过传统的加工技术,加工成扒鸡,柔嫩味美。这就是富岗农家蛋和富岗农家鸡的出炉过程。
       生态建设后的富岗山庄,一到秋天,满山遍野都是山葱花、山韭花,山葱花和山韭花是富岗山庄村民传统的作料和烹饪配料,当然这些山韭花、山葱花野生野长,没有任何污染,不用农药,不施化肥。富岗人把这些山葱花、山韭花采摘,背干,包装,制成了畅销市场的佳肴。
       就这样,富岗绿色产品形成了四大系列十几个品种:以富岗苹果、富岗核桃、富岗大枣为核心的绿色果品系列;以富岗农家鸡、富岗农家蛋、富岗坛子肉为核心的绿色蛋肉系列;以富岗杂粮豆、富岗杂粮面、富岗黑花生、富岗杏仁为核心的小杂粮系列;以富岗山葱花、富岗山韭花、富岗山珍为核心的绿色山珍系列。富岗把绿色食品的加工技术和富岗品牌得到了有效结合,表面上看是给城里人创造了绿色食品,实质上是给城里人创造了健康。
       有机食品将使富岗放眼全球:有机食品的生产和经营视野是全球,“站稳当前、放眼全球”的有机食品战略将使富岗在地球村中拥有一席之地。
       谈及有机农业生产和有机食品,李保国教授说:“有机农业生产是在生产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为手段,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富岗“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的战略中,把有机食品的视野扩展到全球,他们要在五年内要发展10000亩有机果品生产基地,富岗研究中心正在制定适合富岗特点的有机食品标准和操作规程,瞄准的目标就是国内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因为他们知道,有机食品生产的背后是更高的生产成本,更高的生产成本需要更高端的客户来购买、来支撑,富岗有机食品的定位和市场操作也就瞄准了最高端的客户和国际市场。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杨双牛和富岗人有很高的战略执行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富岗将成为全球有机食品家庭中成功的一员。
    对杨双牛和富岗人来说,艰苦奋斗、持续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价值观,“生态+绿色+有机=健康”是一个永恒的等式,在健康链源头“为顾客创造健康”是一个永恒的使命。相信富岗的生态之路、绿色之路、有机之路越走越好,越走越宽。

 

 

 

 

    在生态建设中,摆在杨双牛和富岗人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怎样改变富岗人的思想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性格决定命运;改小行动易,变大观念难。当杨双牛把治理荒山的决定向群众公布后,全村一下都炸了锅。有的说,祖宗传下来的就是“种地为吃饭,养猪为过年”;有的说,山连草都不长,怎么种果树?还有的说,种了果树,卖不出去果子怎么办?
  杨双牛把破解这道题的钥匙,放在了让群众走出去转变观念上。杨双牛租了一辆大卡车,领着全村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到邢台县的前南峪参观学习。前南峪是治理山场的模范,秋季的前南峪正是收获季节,参观人员看到了前南峪治理后山场遍地是果树,板栗树上满树是栗子,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色。同样是山,前南峪能治好,我们为什么不能治好?在回来的路上,大家议论开了:前南峪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前南峪的榜样,确实给富岗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能量,至今杨双牛还在各种场合还说,“富岗的发展,是学习前南峪治山经验的结果,没有前南峪,就没有现在的富岗,前南峪永远是富岗的 老大哥。”从前南峪参观回来后,杨双牛组织召开了三天三晚的全体群众大会,群众观念起了变化。61岁的安长才说,“治山是正经事,如果你们要治,我这把老骨头还要和你们年轻人较较劲。”
    在生态建设中,摆在杨双牛和富岗人面前的第二道难题是,怎样灵活的运用政策,以好的管理基础来治理荒山。
    治理荒山形成共识后,怎样治山遇到了难以解决的课题。前任班子随着形势简单把山场平均地分给了一家一户,但几年过去了,山场依旧是光秃秃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杨双牛看到,荒山分到户,群众放了“羊”,一家一户办不起水利,请不起技术员,拿不出治山必需的资金,不能很好地看护山场,牲畜不能计划地放养,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山场的开发,村民索性把分给自己的山场搁置起来了。杨双牛得出结论必须收回山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治理。
    将分下去的山场再收回来统一治理,是不是意味着与当时中央 “两山下放”的政策相抵触?杨双牛反复学习党的土地承包政策,从中悟出了道理。党中央的政策并不只是分,更不是分的越小越好,基本点是“统分结合”,如果只讲“分”而不讲“统”,就不是实事求是地理解党中央联产承包责任的政策。他想,只要对治理荒山有利,不管是分是统都是正确的,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将山场统一收回集体统一治理,和党中央地政策并不矛盾。于是他坚定了“收山”的决心。
    “收山”的思路向群众一讲,多数群众一致表示自愿把山场交给集体统一治理。于是治山成了全村上下统一的意愿。
    在生态建设中,杨双牛和富岗人遇到的第三道难题,就是怎样解决治理荒山投入大、资金缺的问题。
    在治理荒山的初期,富岗山庄的人均收入不足80元钱,村集体收入几乎是零,村民靠人均三分薄田吃饭,几乎没有其他收入。而治理荒山就是意味着根据荒山的特点,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在片麻岩成土母质的山地,开垦隔坡沟状梯田,再在梯田上填一层40公分厚从山下运来的精土,在开好的梯田上种上果树。按照这样的一种操作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当时极度贫苦的富岗所造成的难度是不可想象的。
    投入量和资金的压力没有压倒杨双牛和富岗人。他们把治理山场的任务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解,然后根据工作量制定一个长期的规划和短期的目标。他们认为,治理山场的工作量无非就是几个因素:一个因素是劳动力,治理山场在山场上作业,劳动力的投入是很大的;第二个因素是生产物资,治理山场需要爆破,爆破需要炸药,还有其他的劳动工具;第三个因素是树苗和灌溉系统,治理好的山场需要种树,种树后需要灌溉。他们把解决这些因素的办法进行了分解:动员村民出义务工,按照人口、劳力将义务工分配到每家每户,超额完成任务有奖,完不成任务挨罚;炸药、树苗、灌溉系统等物资由村委会出面向有关职能部门协调,申请有关扶持。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的后劲,他们还创办了选矿厂等村办企业,采取“以工补农”的方式补贴生态建设,近年来,富岗山庄逐步把连续十几年治山积累下来的义务工分年度以现金的形式返还给村民。
    从那时开始,杨双牛和富岗人全力以赴打起治山仗。富岗山庄整天炮声隆隆,沟坡人山人海。用群众的话说,村民们比当年学大寨的劲头还大。
    在生态建设中,摆在杨双牛和富岗人面前的第四道难题,就是怎样形成一种机制,提高治理荒山的效率。
    杨双牛和富岗人深知,完善的机制将会使治理荒山不走弯路,总结出了“统一设计规划、统一组织施工、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验收、治好后实施分户管理”的“五统一分”的治山路子以及“分户专业承包、分散经营管理、分类技术指导、分清权力责任、分级独立核算、统一品牌销售”的“五分一统”管山办法。并聘请专家进行设计规划,进行科学施工。按照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工程技术,先后高标准治理开发了“三沟两峪一面坡”,治理面积7800亩,动土石210万立方米,累计投工40万个,栽果树15万株,形成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协同发展的格局。
    杨双牛和富岗人破解了摆在自己面前的一个接一个的难题,最后取得了以治理荒山为核心的生态建设的成功,生态建设的成功奠定了富岗运作绿色产业的基础。现在的富岗山庄,山绿、水清、人富、观念新,固定资产总值达5600万元,年总产值2100万元,人均收入3000元,其中人均果品收入1800元,植被覆盖率达到了82%,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到富岗考察工作,称富岗是山区建设的一面旗帜,中国著名水土保持专家于宗周教授,称富岗山庄山场治理“标准高、质量好、全国罕见”。愚公故乡河南省济源市委副书记张风济参观富岗山庄后留言说:“愚公故乡在济源,愚公精神在富岗山庄”。富岗山庄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回顾富岗山庄十几年生态建设的路,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道理:杨双牛和富岗人不被难题所困,在难题中找出路,在难题中创新,在艰苦创业中形成了富岗文化的内核:艰苦奋斗,持续创新。艰苦奋斗、持续创新的文化内核,是富岗人潜移默化中在思想深处固化的一种思维惯性,指导着富岗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绿色苹果成就富岗:“50元一个”的绿色苹果,看似神话,实则富岗人尊重了一个永不颠簸的规律,那就是“只要你让顾客满意,顾客就会让你满意。”富岗人在健康链源头以绿色为顾客创造着健康。
    富岗山庄生态建设的巨大成果,就是在富岗山庄满山遍野种上了苹果树。怎样能把成熟的苹果卖出去,卖出好价钱?这又是摆在杨双牛和富岗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参考和遵循,破解这个课题,杨双牛和富岗人可以说是煞费心机,通过几年的摸索,探索出了用工业化和品牌运营的思路运作富岗绿色苹果的推进路线。用这种思路,创造了所谓业界评价的“50元一个绿色苹果”的神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