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富岗媒体看富岗

接地气才能增底气——邢台日报编辑记者走进岗底村纪实

 

在太行山深处,有一个只有600多口人的小山村,却因为漫山的苹果驰名全国。

    9月2至3日,本报编辑记者集体来到富岗苹果的主产地——内丘县岗底村,体验农村生活,感受来自基层一线的清新气息。

 

    挂牌岗底:为有源头活水来

 

       92上午9时,编辑记者们乘坐的大巴抵达岗底村。

 

       岗底虽然早已名声远扬,但还是有半数以上的编辑记者从未来过,尤其城里长大的年轻编辑记者更是处处觉得新鲜。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热情地与大家一一握手,当他郑重接过“邢台日报新闻采访基地”的金色牌匾,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根植于什么样的土壤,决定着获得什么样的营养。新闻工作者只有扎根广阔大地,才能汲取充足的养分,新闻‘大厦’才能筑牢根基。”本报总编辑朱会敏说。

 

        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源在群众。全市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后,邢台日报编委会认为,走基层不仅仅是编辑记者的事,而是包括制版、校对、工勤等人员在内的全编辑部的事。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以集体走基层的方式,把活动引向深入。

 

       从选点到选题,编辑部进行了综合考量、精心策划,最后将新闻的“富矿区”内丘县岗底村定为第一站,并明确要求,除值班编辑和担负其它采访任务的记者外,全体同志一起下村入户,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与“新闻大讲堂”结合在一起,以“如何发现和采写好新闻”为主题,组织业务研讨,丰富了活动内容。

 

       走近群众: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

 

       走进岗底,编辑记者首先收获的是感动。

 

      “哪位记者需要上卫生间?卫生间在这边。”记者王露橦在笔记中记下了杨双牛独特的欢迎语,“杨书记一句话,让人感到山区百姓的质朴、真诚和热情。”

 

       杨双牛向编辑记者们介绍了岗底村的历史变迁,还领着大家参观了岗底村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展览,实地考察了托么沟苹果园。岗底村的传奇,让所有编辑记者,包括多次采访过岗底的记者,再一次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这个小山村,通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把8000亩光秃秃的荒山改造成栽满“摇钱树”的绿山,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腾飞、农业科技与生产推广的多重“双赢”,成为全国生态建设的旗帜。

 

     ——这个小山村,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和魄力,创造了“50元一个绿色苹果”的神话。

     ——这个小山村,更以居安思危、永不止步的思路,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与国际市场接轨,发展有机食品,力促“富岗”品牌在地球村中拥有一席之地。

 

      “我从来没有到过山区,没有见过山村的样子。现在面对面的接触山村,感悟岗底,觉得很新鲜、很亲切、很真实。”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记者路遥说,岗底告诉自己,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

 

       为了迎接编辑记者,早在一个星期前,岗底村的群众就把家里收拾了个遍,屋里的被子都是刚晒好的,床单是新换的。农家饭桌上,山韭菜花、柴鸡蛋、落花生,香喷喷的小米粥、疙瘩汤、发面饼,吃在嘴里,甜在心里。篝火晚会上,编辑记者与乡亲们手拉手,唱起最嘹亮的歌、跳起最动情的舞。临走时,乡亲们纷纷送到街头,拉着编辑记者,往采访包中塞苹果、桃子、核桃。“农民朋友真亲!”成了编辑记者们难忘的记忆。

 

       岗底感动了编辑记者。可岗底人说,编辑记者感动了岗底。

 

       94,刚刚从岗底村体验生活归来的本报编辑记者,每人收到了来自岗底村党总支、村委会的一封信。信中说:“岗底走到今天,确确实实沾了新闻媒体的光,岗底被世界所认识,第一篇报道就是《邢台日报》刊发的,屈指算来,仅《邢台日报》发表岗底的报道不下几十万字。一直以来,是邢台日报在助推着岗底的发展,对此岗底人永远不会忘记……”

 

       “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归来后,许多编辑记者在笔记上重重地写下这句话。

 

       牢记责任:不做温室里的玫瑰

 

       在岗底的日子里,编辑记者住在农家,吃在农家,和农民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与群众聚在一块场地上搞联欢,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收获满满。

 

       “小巷的两边,一边是石屋,一边是楼房,不过三步远,却见证了20年间岗底村的变迁。”记者王艺回邢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从石屋到新楼:三步跨越20年》的纪实文稿。

 

       “金秋时节到岗底,客人吃不上新苹果——因为‘富岗’牌苹果霜降后才采摘。”记者宋国强入住农家时,了解了岗底人为了保证苹果品质,严格按照采摘规定,不为中秋市场诱惑的感人故事,随即写下《岗底中秋无采摘》。

 

      “果农想为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富岗苹果上保险。”记者路遥在采访中发现,富岗苹果没有入保险,岗底群众担心一场冰雹毁掉一年收成,便将这条呼声留在了采访笔记中。

 

       岗底村生产生活的细节,从不同角度汇入编辑记者的笔下——

 

       市民用煤气大家都很熟悉,可农村用煤气却比较少见。在岗底,编辑记者们专程走访了岗底村去年建成的秸秆气化站。了解到,工作人员把秸秆装入密闭的锅炉进行高温下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经过过滤以后被气泵抽入储气罐,再经过管道送给各家各户使用。这个密闭的锅炉一次要“吃”400——500斤的“料”,完全可满足全村人做一顿饭的需要。

 

       有感于岗底村早晨的广播,编辑张莉写下《岗底在新闻广播中醒来》,记者吕虹蔚写下《喇叭声声传新知》。

 

      有感于岗底人的深情厚谊,记者宁爽写下《一碗烫烫的疙瘩汤》,范永吉写下《乡亲们的朴实让我感动》,总编室的谢霄凌写下《甜甜的苹果,浓浓的乡情》。

 

      “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基层蕴藏着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资源,到了基层,就有了报道的素材,就有了思想的火花,就有了写不完的故事。”

 

       “我们一定不辜负岗底百姓的信任与嘱托,更好地深入基层接地气,身入基层,心系百姓‘冒热气’,在开阔视野中长灵气,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时代,做基层和群众的贴心人。”

   

 

 

 

媒体人眼中的岗底 邢台日报社走基层活动

岗底中秋无采摘

采访中心 宋国强

金秋时节,到了苹果园却没吃上新鲜苹果!这是92日,记者在以“富岗苹果”驰名于世的内丘县岗底村产生的疑问。

“岗底村招待贵客,当然用富岗苹果。只是,这苹果不是今年产的,岗底中秋前不摘果。”在富岗公司,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不无歉意地说,为保证品质新鲜苹果霜降后才能脱袋。

入住农家,房东大嫂左春英热情地给记者端上来一盘苹果。“这是‘黄元帅’,从邻村帮人收来的早熟果,我们的富岗苹果还没下来。”她轻轻说,“岗底中秋不摘果。”

没尝到新鲜的“富岗苹果”,但记者却感到收获满满——那是来自岗底人对消费者的负责,对“富岗”品牌的忠诚;那是岗底人奔向美好未来的底气和实力!

 

一碗烫烫的疙瘩汤

经济新闻部

93清晨,岗底村飘着如丝的细雨。我和村民赵建国从他家的果园回来,北屋的方桌上已摆上了酱香扑鼻的疙瘩汤。

疙瘩汤里的瓜、菜是自家种的,赵大哥乐滋滋地说:“就像咱富岗苹果,保证绿色无公害。你嫂子做了半锅呢,快趁热吃,吃完了添。”

喝一口,肠胃暖,心头热。

这次到岗底村蹲点,晚上住在他们家,我们聊到夜里11点多。越聊越近乎,兄弟相称,越聊越热乎,言无不尽。

一碗烫烫的疙瘩汤,凝聚着亲人般的感情。我在想,带着感情走基层,带着思想转作风,带着问题转文风,岗底村是一个起点。

 

岗底在新闻广播中醒来

出版中心

新闻广播叫醒了岗底村。房东阿姨在楼下厨房里奏出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和中央电台播音员播报新闻的声音竟是那么和谐。

新闻里正在播报康菲公司泄油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反观岗底却是维护生态的典范。岗底不缺水,但8000亩山场上修有3座塘坝,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得好,有水时要想着没水的时候,对大自然的馈赠心怀敬畏;岗底实行物资统一供应,果树所需的有机肥料都是集团在固定的厂家统一采购,保证了肥料无毒无污染无药物残留;“富岗”苹果每一枚都贴有追溯码,这是对所提供食品安全有保证的一种信心。

新闻广播将岗底村民与世界的距离拉近,也培养了岗底人宽广的胸怀、高度的责任感,为岗底美好明天的发展积蓄力量。

 

甜甜的苹果 浓浓的乡情

总编室 谢霄凌

一个星期前,听说你们要来,老伴都把家里都收拾了个遍,屋里的被子都是刚晒好的。热情的房东杨岐如说。

安顿好住宿后,我们便开始了深入岗底的行程,晚上回到杨岐如的家中,夫妇两人正在客厅等着我们。我想带点山里的栗子回去便问杨岐如的老伴:这山里的栗子比外边卖的新鲜,我想带点回家,不知道在哪能找到?说完杨岐如的老伴便起身出门去打听,一会儿就回来了。村里有家人今天刚摘的栗子,新鲜的很,说着带着我往那家走去。在老乡家,杨岐如的老伴蹲下身帮我精心挑选,边挑边教我,哪样栗子甜,哪样的栗子果肉饱满……挑选完栗子天色已晚,回到家中,茶几上摆着苹果,杨岐如说:这都是自己家种的苹果,你们快尝尝。拿起富岗苹果,我咬了一大口,多汁的苹果甜在嘴里,更甜到心里……

难忘岗底村

经济新闻部 王露橦

岗底村,深山沟里漫野的果树令我难忘;岗底人,新民居里淳朴的乡情令我难忘。

92,乘车来到了岗底村,因知道晚上要篝火晚会、夜宿农家,一路上就想,这种方式真能让我们和农民打成一片吗?会不会冷场?当见到了岗底村书记杨双牛,这个顾虑打消了一大半。

当天上午,印象最深刻的是富岗苹果园。站在这里看到的全是苹果树和上面套着纸袋的苹果。

下山时,司机师傅还带我们到他家的果园,请我们尝枣子和梨,他说:山里都是宝,饿了有果子,生病了有草药,把山上的东西拿到山下卖了钱,再置办些生活用品回到山上生活不成问题。不过现在大家都种苹果,几乎没人在山上住了。

喇叭声声传新知

理论评论部 吕虹蔚

93630分,村中的大喇叭开始播报新闻。

不学习,没见识。只有不断开阔眼界,接受新鲜事物,才能把握时代脉搏,发展农村经济。该村党委书记杨双牛说,村里人不易接受新鲜事物,只有让他们看得着例子、摸得着利益,才会下定决心搞下去。前不久,该村公费组织村民赴邯郸涉县学习农家乐的经营模式,归来后,10余户村民纷纷装修房子、添置家具,办起了颇具规模的农家乐。

乡亲们的朴实让我感动

社会新闻部 范永吉

走访岗底村,最让我感动的,是乡亲们的朴实。

那天中午,我们刚刚吃过午餐,乡亲们就来邀请我们去家里,他们的笑容,一下子就让我有了回家的感觉。我们被安排到村民梁山林、陈凤琴夫妇家。晚上,我们唠嗑到深夜,两人把所知道的岗底村大事小情介绍给我们。当谈及他们的收入、家庭状况等隐私时,他们也毫不隐讳,表现出对党报记者的高度信任。我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群众这么信任我们,我们不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怎能对得起党报工作者的责任?

第二天一大早,老两口便起床做饭,热乎乎的北瓜玉米粥和大饼,还炒了几盘菜,让我们吃得又香又甜。临走,老两口还给我们留下电话号码:再来还住咱家。

岗底村之行的感想

经济新闻部 路遥

我终于能亲眼看看岗底村了。当天我住在村民王丰伟家,利用篝火晚会结束后的一个小时和他交谈了一番。我和他聊起当年岗底治山的岁月。岗底治山,开始于1984年冬天。那年,是王丰伟初中毕业的第二年,便和父亲一起治理荒山了。没有现代化的工具,没有便利的后勤条件。治山的工具就是锤子、铁钎,饿了吃干粮,渴了喝口水。王丰伟说:当时每天大概5点多就起床,吃完早饭就上山。中午在山上吃午饭,一直干到天黑才回家。王大叔回忆说,当时他负责扶铁钎,他父亲负责抡锤子,一天下来,手上磨的都是血泡。当时任务比较重,也不能停下来,把泡挑了,第二天继续去干。回忆这些的时候,王大叔显得很平静。他以很平缓的语调说着这段轰轰烈烈的岁月,然而我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深深的震撼。

从石屋到新楼

采访中心 王艺

92,在以富岗苹果驰名的内丘县岗底村,记者发现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左边,是三间低矮的石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右边,是一排亮敞的二层小楼,大多建于1998年以后。从左到右,是岗底村农民过去和现在的距离,不过三步远却跨越了20多年的岁月。

开始统一治山时的岗底村,人穷、粮少、山荒,退伍回来当上村支书的杨双牛一说要种苹果,压根没有几个人赞同。但犟脾气的杨双牛偏偏就是不怕困难,带头当愚公实施移山。至今,展示厅里还陈列着当时的治山工具。好几层的厚手套,掌心、指肚处层层磨破;狼锤、小铁锤,敲打的地方已经卷了边。他们吆喝着号子,滴着汗水,种出了满山果树。苹果红了,成片的石屋也换成了一排排的二层小楼。

 

 

 

 

来源:http://www.xtrb.cn/epaper/xtrb/html/2011-09/07/node_63.htm《邢台日报》2011.9.7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