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牛
我们岗底是一个地处太行深山区的小村,178户,690口人。30年间岗底人经历了“贫穷”与“富有”两重天。
30年前的岗底,人均年收入不足80元,17位老光棍娶不上媳妇,被称为“光棍堂”。有人形容它:“九龙岗下穷山庄,穷傻愚名传四方;糠菜树叶半年粮,光着脊梁睡土炕;三沟两峪一面坡,八千亩山秃又光;三年五载不断灾,年复一年度时光。”“贫穷”的根子在哪里?在于山荒,水恶。
今天,岗底仅苹果人均收入就达18000多元,80%的村民住上新民居,村里建了液化气站,实现了“两人烧火,全村做饭”,容纳300名的幼儿园拔地而起,山里娃将享受到城里娃的待遇,31户村民开上33辆小轿车。岗底成了太行山靠种植业的富裕村。有人编顺口溜描绘岗底:“九龙岗下新山庄,人换思想庄变样;满山都是摇钱树,好山好水好风光;果香四溢飘四海,富岗苹果美名扬;政策带来大发展,科技引来金凤凰;果品、地产、牛城酒,三大产业尽兴旺;家家户户腰包鼓,拥有小车住楼房。”“富有”的原因是山青了、水绿了。
岗底“两重天”的经历,深刻告诉岗底人,青山绿水既是摇钱树又是聚宝盆。
30年前,岗底人面对村里10几个傻子和哑巴伤透了脑筋,因为这些人有的成了“自然人”很难进入“社会人”的角色,家庭的累赘和社会的负担可想而知。倒霉上“卦摊”,“占卜”的结果是,从家庭个人说是命不好,上辈子欠下的债,这辈子要还。
岗底党支部和村委会不信算命先生,更不信宿命伦,相信的是科学。1984年,新的党支部成立之后,正是“荒山放到户”、“不用村干部”的当口。我们六下邢台农校,五上河北农大,三上中国农大,把国家顶级的专家教授请到岗底,让专家给岗底改变命运把脉、开方,并向专家给岗底尽快脱贫致富下猛药的请求。
众专家对岗底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进行了顶层设计,起名叫“生态岗底”规划。实施这个规划当时岗底遇有三个难题:一是把放下去的荒山收归集体统一治理。说它难,是因为当时全国“放”是趋势,“收”是“逆潮流”。事实是统一思想的基础。治理荒山不同种地,综合治理一家一户干不了,必须聚全村之力。岗底把荒山放给农民三年荒山仍然还荒着就是证明。我们做通群众的思想,顶着“与中央扛膀子”的压力,收了农民手里的荒山,奋斗了十年,8000亩荒山治理了7800亩,满山遍野披绿之后,把绿山放给了农民。二是前(钱)紧难题。荒山综合治理,打坝、修水库、修路、挖渠、修梯田、植树等等,用工多,投资大,周期长。这对于一穷二白的岗底可以用“难于上青天”来形容。我们破解这个难题的办法是:“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花政策的钱办岗底的事”。岗底的“炮声”响了10年,村民出工40多万个,动土石210万立方米,修地上地下水库4座。“洋槐头,板栗腰,苹果柿子栽山脚”,生态岗底展现世人面前。三是“儿女自有儿女富,不为儿女做牛马”的观念难题。我们用“后代留下五千年”的观念,使岗底人树立了“宁可少活20年,要给后代留下五千年生活空间”。
山青了,水绿了,我们围绕“青”和“绿”做文章,苹果生产,我们请河北农大李保国教授一住就是16年,手把手教果农种果树,还请他研究出了富岗苹果标准化生产的128道工序,果农像工人一样生产苹果。我们投资100万元上了苹果生产的绿色安全追溯系统,实现苹果从果园到餐桌的绿色监控,投资千万元上了4000吨的气调库,使消费者一年四季能吃到富岗的鲜苹果。我们在绿色果品的基础上,还生产出有机苹果。今天,富岗苹果桂冠叠加:99世博会银奖、08奥运供应果品,我们上了阿里巴巴网,店设5亿网民家门口,一个苹果卖到了100元;岗底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全国水果标准园、全国文明村……
岗底山青水秀,成了太行山最美的地方。人气旺,每到富岗苹果熟了的季节,采摘的人不下五千人,有媒体称那个时节是“大车小辆闹岗底”。人气旺,财气也旺。2011年,岗底村民人均仅苹果一项收入18000多元。我们借助富岗这“中国驰名商标”,把岗底这个天然“氧吧”野韭菜花、山葱花、小杂粮、板栗等小食品,运到城里,摆上富岗食品的货架,变成了城里人的美味佳肴,深受欢迎。我们有理由说,青山绿水是“摇钱树”也是“聚宝盆”。
青山绿水,要有素质。我们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岗底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去年我们岗底191名村民拿到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初、中级工证书,成了农民“持证下田”的村庄,今年我们有100名农民中专生要就读中国农大的大专生,2016年,岗底留守农民要有100名农民大学生,到那时岗底农民素质给发达国家有一拼。
岗底靠青山绿水起家,还要靠青山绿水发大家。我们的目标是瞄准国际发达国家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人均年收入达到8万元。我们称这个目标是岗底的英特纳雄耐尔。我们相信岗底的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作者为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
摘自:《邢台日报》(2012年1月29日第3版)http://www.xtrb.cn/epaper/xtrb/html/2012-01/29/content_302081.htm